本文目录一览:
分子病毒学原理与实验技术作者简介
1、潘卫博士,1986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,现为该校微生物学教研室的副教授和副主任。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广泛,从原核增强子到肝炎病毒、噬菌体展示,现在主要关注病毒性疾病和肿瘤疾病的基因治疗基础研究,以及噬体靶蛋白随机展示肽库在医学领域的应用。
2、杜平、戚中田和潘卫三位专家联袂主编的分子病毒学原理与实验技术一书,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11月1日首次出版。该书共分为1个版次,拥有221页的内容,详细阐述了病毒学的深入理论和实用实验技术。整本书的字数达到了361,000字,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。
3、侯云德 侯云德,男,汉族,1929年7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,中国工程院院士,医学病毒学专家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实验室主任。侯云德同志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。
医学科学家有哪些
1、安德雷亚斯·维萨里:比利时医生,现代解剖学之父。伊本·西那:波斯医生,预防医学的创始人。爱德华·詹纳:英国医生,医学免疫学的创始人之一。吉恩·马丁夏科:法国病理学家,现代神经学的创始人之医学影像资料应用的先驱。
2、林巧稚 林巧稚(1901年12月23日-1983年4月22日),医学家。她在胎儿宫内呼吸、女性盆腔疾病、妇科肿瘤、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,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、奠基人之一。
3、路易斯·巴斯德(Louis Pasteur,公元1822-1895年),法国微生物学家、化学家。他研究了微生物的类型、习性、营养、繁殖、作用等,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,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。循此前进,在战胜狂犬病、鸡霍乱、炭疽病、蚕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,从而创立了经典免疫学。
4、尼尔斯·卢贝里·芬森是丹麦法罗的一名医生和科学家。他于190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,这是丹麦的第一个诺贝尔奖。之所以获奖,是因为他认可了自己在治疗疾病方面的贡献,特别是在光辐射治疗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,开辟了一种新的医学方法。
优秀科研工作者张文宏医生,迄今他都取得哪些重大的科研成就?
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来看,张文宏医生在其所从事的感染病与肝病专业领域技术是过硬的。通过其所获得的上海市“优秀学科带头人”、科普杰出人物奖以及2020年度上海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均可均可证明。从医生的职业道德来说,其是具备比较高的医生职业道德的。
张文宏被评选为2020年最美教师,他也算实至名归。
而张文宏主要研究的就是疑难感染性疾病与肝病的诊断和治疗,包括发热疑难感染性疾病病的病因以及病因诊断等等,这些都在他的感染科有着重要体现。
李兰娟是哪里人?
浙江绍兴人。李兰娟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,感染病(传染病)学家、中国人工肝开拓者、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,中国工程院院士,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、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、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。
李兰娟(1949-)女,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人。
李兰娟是浙江绍兴人。李兰娟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普通家庭,但她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医学的热爱,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界的重要人物。她的出生地绍兴,这座历史文化名城,孕育了无数英才,李兰娟院士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。绍兴这片土地孕育了李兰娟的医学梦想。
李兰娟是浙江绍兴人。李兰娟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夏履桥村,是感染病(传染病)学家、中国人工肝开拓者、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,她长期从事传染病临床、科研和教学工作,擅长各类肝炎、感染性疾病、新生儿败血症、多脏器功能衰竭、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(SARS)及突发性传染病等的诊治。
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肆虐,无数医护人员和研究人员在一线奋斗,其中就包括李兰娟院士,她1947年出生于浙江,为感染病学家。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。但李兰娟作为一个70多岁的人,在武汉治病救人,奋斗在一线时却被人无故泼了脏水。最近网上出现了一些对于李兰娟院士的负面消息。
标签: 招聘学科带头人病毒学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